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汇聚
书迷正在阅读:娇妻甜如蜜:战少,轻轻吻、天仙征伐、都市之杀鬼爆属性、战巫传奇、兵王之王、好运六零、重生影后:BOSS,萌妻不乖!、明朝第一驸马、敛温、绝代枪皇
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间到了平夏二年三月,宋辽之战的战争气息也越来越浓。 小规模的冲突已经接连不断,但大多是数百人的小冲突,但雁门关的一场激战却超过了万人。 这引起了朝廷的强烈关注,范宁也为此来到了太原府。 在过年前,太原府便开始动员,过年后,太原府的百姓全面南撤,朝廷责令晋南各地官府将官田交给移民无偿租种。 还有一小部分百姓不愿南迁,则全部迁入太原城,使太原城的人数接近五十万。 太原城城池高大宽阔,周长近五十里,是太行山以西仅次于京兆城的第二大城,城墙十分厚重,城高达四丈,周围有宽阔的护城河,和汾水连为一体。 范宁在一群将领的陪同在城头上视察,太原城防御使正是都统制杨文广,他一直驻守河套,没有能参加灭西夏的战役,心中十分憋屈,找了范宁几次,最终如愿以偿,范宁以枢密使的身份封他为太原四壁防御使,率五万军严守太原城。 当然,杨文广守城经验丰富,在军队中威信很高,他手下军队士气高昂,这才是范宁命他守太原城的根本原因。 “我们得到消息,大同府的辽军兵力已达十五万,说明我们的意料没有错,辽军放弃了河北的传统路线,准备从河东进攻大宋了,那么太原城就是他们绕不过的坎,辽军必须要夺取太原城,让太原城成为他们南下的跳板,死守住太原城,给东线宋军争取时间,就是这次战胜辽军的关键,各位,朝廷在关注你们,天下百姓都在关注你们。” 众将一起躬身施礼,“死守太原,绝不辽贼进城一步!” “很好!大家都去忙吧!我和杨老将军再探讨一下军情。” 众人施礼离去了,范宁走到城墙边,扶着城垛,目光望想远处波光粼粼的汾水,对杨文广道:“汾水上会有一支水军从外围协助你们,至少不会让你们觉得在孤身抗敌。” 杨文广很赞同范宁的话,“确实如此,外面有一支自己的军队,对鼓舞士气有很大好处。” “现在还有什么欠缺”范宁笑问道。 杨文广沉思一下,“我觉得粮食还是不够,希望能再送三十万石,另外火油和铁火雷还需要一些。” 范宁点点头笑道:“太原水运很方便,我会安排,过些天就有船队送来。” 船队通过汾水驶入护城河,再从水门直接进城,在运输上确实很方便。 范宁想了想又道:“等粮食物资进了城,雁门关的部分守军也可以撤回太原了。” “为什么” 范宁微微一笑,“辽军大举南下,是否攻打雁门关对辽军就没有意义了,辽军必然会从雁门关撤军去幽州,辽国可是要防止我们从水路进攻幽州。” 杨文广哑然失笑,听小范相公的意思,他又想在幽州插进一根钉子了。 范宁随即又在杨文广的陪同下巡视城防和太原城内情况。 城头上,工匠们正忙碌地安装重型投石机以及去年刚研制成功的弩炮,不仅如此,在东西南北四座城墙内侧,还各修建了一座超级投石机,这种超级投石机高达五丈,抛竿达二十丈,利用蒸汽机动力卷动绞轮,一次可将百斤重的巨石射到两里之外。 这种超级投石机是第一次投入战场,威慑力极大,更具有重大意义的是,这是蒸汽机第一次直接用在军事上,以前最多是用蒸汽船运输货物。 城内的气氛也比较紧张,不过井然有序,店铺依旧照常营业,街上行人不断,一队队维护秩序的士兵在大街上随处可见。 范宁忽然停住战马问道:“城内可曾搜捕过辽国细作” 杨文广点点头,“一直在搜捕,我们动员百姓举报,搜查了二十余家契丹人和辽国汉人开了店铺,其中三家有jian细嫌疑,已经抓人封店,其他暂时没有嫌疑的店铺也被重点监视,另外,全城已严禁民间鸽信和鹰信,设有专门的观察哨,只要城内出现鸽子,就立刻会有士兵搜捕,即使城内还有jian细,也确保情报送不出去。” 杨文广的面面俱到令范宁深感欣慰,他马鞭一指水城门,笑道:“水门也是一个隐患,老将军有没有考虑如何防范” 杨文广微微笑道:“除了里外两层铁栅外,我打算用巨石把水城门封死,这样就一了百了,没有后顾之忧了。” 范宁本想说可以用火油来防御水门,但杨文广提出用巨石封死水门,似乎比火油防范更有效果,他也不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