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六二章 永续
书迷正在阅读:立庙成圣、三国之帝霸万界系统、快穿之最强言灵系统、女鬼升级系统:拥抱冷面BOSS、娇妻好香:猎户猛夫,扑不够、重生军嫂是只喵、一胎三宝:总裁老公,甜蜜宠、我在异界卖烟酒、红尘醉梦游、超神学院之铸星神话
00%复制模拟式系统,原则上,是一种违背现有物理规律的cao作。 基于这种认识,不论阿达民,还是774研发机构的专家,都不认为在未来某一天,人类会有能力对人脑“trl_、trl_V”。 思考进行到这里,事实上,过往大量科幻作品中的设想,已经被完全否决。 但这一点,本就不是方然的初衷,他关注的并非“意识迁移”、“意识复制”,而是意识的永续维持。 只有正在思考的“我”,这意识,永远维持下去,才是无限长的生命。 从这一动机出发,不难明白,即便人类的科技,出现飞越,甚至突破既有体系而掌握了“百分之百复制模拟量”的技术,能够在破坏、或者不破坏样本的前提下,完整提取人脑的全部讯息,甚至百分之百的将其复制,也仍然无助于永生。 根本原因在于,意识,在观察者眼中,是一种极其独特的存在。 站在人的立场上,审视自身,不得不承认所谓“自我”根本便是指这正在思考、正在运作的意识本身。 观察、审视着意识的,是意识,这赋予其宇宙中独一无二的特质。 “意识”这种东西,不言自明,对旁观者、与其本人,价值,意义,本质,全都根本不一样。 故“意识究竟是什么”,这一问题,对旁观者、与当事者,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答案,且相互间差异巨大。 站在旁观者的立场,可以认为,意识,是人脑这台分布参数模拟式计算机上,正在流动着的信号。 不是人脑中的神经元与神经连接,也不是人脑中以突触形式保存的数据,既不是硬件,也不是软件——而是在这一套软硬件体系运行之时,流淌在神经元、轴突、树突乃至突触交界处的生物电,所有这些信号的总体。 这动态的存在,便是“意识”。 意识的这种定义,显然,在数字式电子计算机中,并没有一个对应的、可比拟的存在。 正因如此,将人脑与电脑简单类比的众人,才会一直徘徊、踯躅,而始终悟不透意识的本质,甚至对其视而不见。 对一台数字式计算机而言,运行状态,流淌在系统中的信号,并无关紧要。 数字式设备,皆有随“时钟”运转的特性,线路、器件与模块中的电信号,完全由路径上前一节点在前一选通时刻的电位决定,即便路径多少会有损耗、失真,引入的变化,也会因数字式系统的特性,在下一次信号转换、重制时被抹掉。 换句话说,对数字式计算机而言,流淌的电信号,并不是一独立的物理量,而完全由软硬件体系决定,没有额外考察的必要。 这一特质,并非是说计算机系统,便不会有“意识”; 而是说人的“意识”,一言蔽之,并无法在计算机中找到对应的相似之概念。 正是基于这种本质的认识,结合人脑的分布参数模拟式特性,立即可以明白,即便通过某种手段,百分之百的复制人脑之架构与存储讯息,得到的,也不过是一具00%相似的“载体”,而无法得到样本上承载的,活的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