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看会后悔!!!╭(╯^╰)╮】
1请看完这篇使用说明,再决定是否要继续阅读,好节约阅读时间 2本使用说明针对评论区的好评差评的集中反馈,后面涉及到的问题将不再一对一回复。 3答疑相关: 第一、更新与完结 第二、角色智商在线不在线,书到底讲的是啥玩意儿,差评好评都有我信哪个? 第三、总结:看还是不看 说明有点长,共计5200 ,懒得看的直接看带的那一行。 原本是给孤凌6宝宝【我前面居然一直打错字oo】的回复,因为太长了,评论区放不下,又正好有很多话要说,所以我就发单章了 换言之嘻嘻嘻今天没更新~ 第一、更新与完结 完本字数200w ,不会烂尾不会太监,预计【明年6月~7月结束,最晚不超过8月】 立下一个不怕倒的flag,这本书肯定不会无疾而终,更不会草草结尾。 不仅仅是作者想讲一个完整的故事,也是因为这本书其实陪伴着作者从工作到考研,算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选择方向的见证,很多可能读者不会在意的细节,其实都有作者的现实投在。 比如小千这个员工在李氏那里辞职,却被坑一把的经历,就是我们公司辞职的映。 比如【反锦鲤】的设定,就是运气和能力的思考,与学生的经历有关,也与自己的经历有关。 举其中一个例子来说: 作者是西安人,辞职之前是老师,带的是小学与初中。 西安教育现状:五大名校都是民办垄断生源,公办根本不够看,2018年西安教育电视问政,教育局100分满分得了21分,这21分还是内部人员的满意票。 公办什么概念?高考下来考上一本211都很厉害。 民办什么概念?包揽省上清华北大国外名校,省状元都是公办五大名校里出来的。 也就是说,如果你小学升初中没有踏入五大,那么你大学踏入了985甚至清北,那简直是奇迹。 对于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小升初,西安这两年的升学政策是什么? 摇号。 摇号上学是什么意思呢? 就跟抽奖一样。 摇上了,ok你可以上好学校。 摇不上?呵呵。 摇不上,但是你能找到关系? ok,西工大附中一个名额35w。 没有人脉关系? 不好意思,六年努力白费。 回你的公办学校,民办不会收你。 为什么?你没摇上,“运气”不好呗。 如果这样还不直观,那么我们来算这样一个账: 作为一个新一线城市,西安的小学升学压力不比北上广,但也是全国前排。 这年头,05后的孩子基本没有不报名补习班的,按照有大量生源的x而思机构类比,一个20人的大班,一节课2.5h,秋各16节,寒暑各10节,加起来52节课,每节课200元【一对一500元一节课】,单科算下来,需要10000 。 但是一般学生都是语数英一起学,x3之后,一年下来语数英,这三门文化课的课外补习班,30000 打底。 这还不算现在的孩子每个都有至少一个兴趣班 这样算下来,一个小学生,一年下来花费在学校之外的额外费用,40000 人民币都是基础款,甚至连标配都算不上。 六年折合下来,我们除去一二年级,160000 【16万】才是一个小学生的门槛级别教育费用。 注意,这才是【门槛级】。 这还不算家长周六接送的精力,不算孩子十一二点睡觉的努力。 是的,你没有看错,这就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的睡觉时间,晚上十一二点。 2019年的孩子,早已不是我们当初玩泥巴的时代了。 恐怖吗? 这还不算。 更恐怖的是你就算这么努力,投入了这么多的钱,耗费了这么多的精力,全家齐上阵,也还是拗不过所谓的摇号“运气”。 所以很多平时学习很好的孩子摇不上理想的学校,只能去对应的公办学校。 我曾有这样勤奋却运气不好的孩子哭着问我: “老师你说努力就会有回报,为什么平时不学的人都可以摇上西工大附中,我不行?为什么我家没有学区房,为什么我爸妈不给我找关系?” 这种问题我无法回答。 这时候就算举再多的努力有回报的例子,也无法弥合孩子心上既有的创伤。 我也很想问为什么。 可是没有人能给你回答。 讽刺吗? 我们在学校里讲的伟光正,在现实面前完全不堪一击,信念被摧毁,高尚被湮灭。 这些“好运”就这么残酷的,无视你的汗水,无降落。 几家欢喜几家愁。 愁喜不重要,重要的是,它不是成人可以一笑而过的东西彩票没中奖。 而是十一二岁的小孩也要去明悟和早早懂得的现实社会的规则。 可怕吗? 但这就是现实。 所以,作为一个极度反感所谓运气定命运的人,我很庆幸我们还有相对公平和透明的高考,庆幸我的孩子们还有中考高考可以扭转乾坤。 所以看到有读者还在高中,真的很想职业病地多说一句,一定要好好读书,未来不可避免的不公会有很多,但眼前的高考,是你能抓住的最公平的机会。 备考的过程可能会很累,但熬过去,你就会拥有选择而不是被选择的权利,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光明的未来。 这是本书【反锦鲤、反运气】立意的初衷,但不代表本书就是说教的。 注意,不是说教! 有点扯远了……回到原题。 一句话,这个故事不会随便终结。 就像读者看书会代入主角,我写故事也会代入主角,人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,我也会对自己塑造的人物和她的人生负责。 2000 的更新会持续到10月底 11月和12月的时候临到考试冲刺阶段,大概每天1000 ,那会儿大家就别看了,存着吧。 考试那两天断更; 考完第二天,12月23开始,爆更,每天至少6000 ,明年1月1恢复正常 第二、角色智商在线不在线,书到底讲的是啥玩意儿,差评好评都有我信哪个? 这个问题我们从后往前解答。 1差评好评 评论区以及章评的评价我从来不会删,好评也好,差评也罢,我都会留着。 哪怕影响心。 所以你看到的,都是最真实的书评 【说到书评,我希望不仅仅是楼主本,顺带可以看看下面的解释】 罗兰巴特曾提出一个观点,叫“作者已死”,福柯也同样提出过类似观点。 什么意思呢? 就是说作者在写完一部作品之后,或者说文本既成以后,这个作者在解释权方面,就跟作品完全没有关系了。 因为第一,作者在写作过程中,肯定会有无意识的东西加进去。 这些受作者经历、背景影响而产生在潜意识里的东西,或许连作者都没有意识到,但它又的确存在,所以其实有时候,连作者自己可能都无法完全解读出自己作品里的蕴意; 第二,作品真正从一个形式上的文本转化成文学作品,必然要通过读者的解读,没有阅读这个文学消费过程,那么文本就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作品。 而阅读的过程,读者自然不可避免的会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,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去解读作品,这样就有了“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”的说法。 说这个的目的在何? 第,我不想让自己的故事成为死气沉沉的文本,我想它变成有读者解读的作品,这样它才有价值,所以我很喜欢看书评跟大家互动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