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0 平生意气 衣冠人笑 下
下邳城破不久,珞伽、陆翊联袂而至。了解到事情经过以后,两人与吕布妻女、张辽一家护送吕布灵柩西行,准备将其葬入伽蓝寺塔林。 曹cao见到杜玉蝉,决定纳为自家妾室,并收秦朗为子;而司马貂经杜玉蝉、史道人说情,从曹营脱身,悄然离去。 吕布丧身白门楼,曹cao加封陈登为伏波将军,仍领广陵太守;随即挥师北上彭城、东海。消息传开,臧霸闻风潜逃。 立春时节;彭城国相府。 曹cao雄踞大堂上方,许褚拱卫在后,刘备端坐在侧;下方郭嘉、荀攸、夏侯兄弟、曹氏兄弟、朱灵等人分列两侧。 “泰山臧霸,拜见曹司空!”门外进来一将,神色彪悍,上前拱手施礼。 “呵呵~!”曹cao捻须微笑,向臧霸问道,“宣高日前隐身藏匿,如今为何又甘愿前来与孤相见?” “臧某原本有心归隐山林,怎料竟入了司空之眼。”众目睽睽之下,臧霸却意态自若,“温侯吕布败亡,当今能争天下者,无非司空、袁绍两家。司空既然有心求索,臧某又岂能久藏?” 曹cao眉目一动,讶然问道,“袁本初雄踞河北,宣高为何不去投效?” “臧某出身寒门,与袁氏高门只怕格格不入!”臧霸坦言道。 “哈哈哈~!”曹cao仰天一阵大笑,目光再望向臧霸时,不由带上了几分欣赏,“宣高孝烈健勇,在州郡素有威望。孤有意授你琅琊国相一职,替孤招降吴敦、尹礼、孙观等将,你可愿意?” 臧霸之父曾任县狱掾,因据守律法而被太守陷害。当时他年不及弱冠,当即召集食客十余人,前去郡城杀死太守,救出父亲,自此名闻乡野。 “承蒙明公看重,末将敢不效命!”臧霸毫不推辞,当即改换称呼。 “众将若是归降,均可授予郡守之职。”曹cao不忘承诺好处,接着道,“倘若事成,琅琊、东海两地,尽付宣高!” “诺!”曹cao雷厉风行,臧霸也不拖泥带水,当即领命离开。 “车校尉!”曹cao的目光在场上缓缓扫过,最后停在扬武校尉车胄身上,“故有意重设徐州刺史一职,由你担任!” 刘备神色微微一震,随即恢复原状。 “诺!”车胄拱手领命。 “广陵陈元龙兼通文韬武略,琅琊臧宣高孝烈壮武。”曹cao叮嘱道,“你代孤坐镇下邳,定要与二人精诚合作!” 车胄欣然应道,“末将明白!” 徐州有盐铁之利,却远离许都;曹cao以三人共治,自然是平衡之术。 “近日文若来信,提及两件要事。”曹cao继续道,“其一,河内眭固屯兵野王,有投奔袁绍之意;其二,据长沙郡功曹桓阶传书,太守张羡素与刘表不和,或许可以劝其为孤所用。” 场上众人听得神色一振,知道与袁绍的正面对抗即将来临。刘表与袁绍素来亲近,自然不可忽视;而河内紧邻许都、黑山,正是必争之地。 曹cao略一思忖,断然道,“奉孝,长沙之事,由你全权负责!” “主公但请放心!”郭嘉欣然领命。 “子孝、公刘,你二人领于禁、徐晃,率一万人马先行,替孤拿下河内!”曹cao目光一转,停在曹仁、史涣身上。 史涣,字公刘,加入曹军已有多年,时任中军校尉,多随曹仁出征。 于禁原为鲍信旧部,鲍信战死后追随曹cao,因功升陷阵都尉;近年来更是屡立战功,淯水一战后,加封益寿亭侯。 徐晃本是杨奉帐下骑都尉,后来主动投效曹cao,治军严谨、作战勇猛。 以如此强大的阵容对付眭固,曹cao显然有快刀斩乱麻之意。 此时于禁、徐晃并不在堂上,曹仁、史涣出列道,“谨遵主公将令!” “其余人等,且去整顿兵马,随孤回师许都。”曹cao环顾四周,最后停在刘备身上道,“玄德,还请同去许都,待禀明天子之后,另有封赏!” “诺!”刘备霍然起身,与曹营所有文武一起拱手行礼,轰然领命。 ------------ 刘备回到营中,当即找来关羽、张飞等人,将堂上之事尽数告知。 “徐州本是大哥的基业!”张飞当即表示不满,“我等助曹cao讨平吕布,连半点好处都没落下,倒是便宜了车胄!” 糜竺眼中隐有担忧之色,“曹cao邀主公同去许都,恐怕未必安有好心!” 简雍、孙乾也都纷纷附和。 “人不可与命相争!”刘备摇头叹息道,“形势如此,岂能强求?且随曹cao前去许都,屈身守分,以待天时!” 时至今日,曹cao据有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早非当初可比。 糜竺、简雍等人虽有一技之长,却无战略上的卓见,对此无可奈何。 “吕布被诛,实属侥幸!”刘备忽然感慨道,“幸亏此子意气行事,张口向曹cao索要兵权;否则二者一旦联手,天下还有何人可以抵挡?” “当日白门楼上,曹cao只怕有借刀杀人之心?”糜竺斟酌道。 “我又何尝不知!”刘备长叹道,“曹cao顾及陆氏夫妇情义、实力,假意向我征询。只是吕布恩将仇报、鸠占鹊巢,于情于理,我都别无选择!” “可叹子羽空有经世济民之才,却与张燕、吕布之流纠葛过深。既不能引为同道,也无法引为臂助,实在遗憾啊!” 刘备素有大志,虽在落魄之际,仍有指点江山、品论贤才的心气。 他正在叹息之际,只听张飞嚷道,“二哥,怎地今日这般沉默?” 刘备麾下众人当中,论武勇关、张堪称并驾齐驱,可一旦涉及上述话题,则只有关羽尚可与刘备探讨一番。 “二弟,你有心事?”直到这时,刘备才注意到关羽的异常。 “杜氏原为平儿生母,曹cao本已答应让我一家三口相聚,却出尔反尔!”关羽凤眼开合,隐有杀气溢出,“此等奇耻大辱,关某怎肯甘休!” ------------ 建安四年,惊蛰时节。 雒阳西郊,伽蓝寺废墟。 破败的塔林中竖起了一座青石墓碑,吕绮玲、张虎全身素白跪在墓前,敬上三柱檀香,后方陆翊、珞伽、阎氏三姝、张辽夫妇肃然站立。 堂前花醉三千客,一戟霜寒十四州! 下邳一战,那风华绝代、有倾国之姿的妖娆女子茫然不知所踪,那武力绝伦、有虓虎之勇的高大男子却已轰然倒下。 诸行无常,有生必有灭! 阎妍缓缓拉起吕绮玲、张虎,转向珞伽道,“将军难免阵前亡!奉先纵横天下、难逢敌手,却放不下一道执念。” 那道执念,自然便是沧月。 “早在城破之前,奉先已觉生无可恋;最后为救小玲儿自戕而死,也算求仁得仁,不枉是我金城阎氏看上的男人!” 珞伽听到这里,双眸之中隐约露出矛盾之色,欲言又止。 “meimei且慢!”阎妍抢先开口,又转头望向陆翊道,“妾身与meimei有些体己话要谈,可否请子羽带大家先行回避?” “嫂子请便!”陆翊颌首道。 他接过吕绮玲的小手,与阿娇、小蛮、张辽一家三口转身步出塔林。 一行人在废墟中随意穿行,不知不觉就已来到了寺外。 吕绮玲骤失阿爹,感受到自家叔父掌心的温暖,不由倍感亲切,忍不住将陆翊、珞伽离开之后的事情一一道来。 说到动情之处,她忍不住双眸落泪、黯然神伤。 “小玲儿,有段往事,你不妨听听。”陆翊肃然道,“嫂子曾与此地高僧支娄迦谶论佛,谈到释尊降世,行七步而咏唱:天上地下,唯我独尊!” “支师问嫂子此言何解,嫂子道:释尊法旨高深,不敢妄自猜测。”陆翊眼中似有叹息之色,“适逢吕兄在场,对这个问题,他的答案惊人。” “阿爹怎么说?”吕绮玲忍不住问道。 “某即是佛!”陆翊苦笑一声,“支师精研佛法数十年,所悟解言也不过是‘我即是佛’,当即震惊不已:莫非世上真有天生具备佛性之人?” 吕绮玲黛眉轻蹙,若有所思。 “不料吕兄又道:凭我掌中方天戟、胯下赤菟马,天下谁能挡我!” 说到这里,陆翊缓缓叹息道,“吕兄天生战体,罕逢敌手,锋芒如此外露,也是人之常情,但此解绝非释尊本意。” “何谓佛?佛即觉者。” “何谓觉者?乃是觉悟之人。” “若要觉悟,首先要有‘我’,‘我’的存在独一无二、意识不可替代,此所谓:天上地下,唯‘我’独尊。” “有了‘我’,还要不拘于‘我’,能感受众生悲喜,能看到万物轮回,领悟‘我’与他人、与自然的相处之道。” “认识‘我’,却不昧于‘我’,即可觉悟成佛,涅槃寂静!” “那沧月被家世野望所困,没有自我,可悲可叹;吕兄昧于自我,以武力之道去行诸侯经济天下之事,无异于背道而驰,困败实属必然。” “小玲儿,你呢?” ------------ 天边一声春雷,空中下起了如烟细雨。 珞珈背负月牙双戟,与阎妍并肩走出破败的山门,一阵冰凉的春风扑面而来,带着些许泥土的清新,精神为之一振。 透过春雨望去,山色空蒙、雒水荡漾,官道边的树枝开始抽着嫩芽,对岸有几道炊烟袅袅升起;远处的阡陌小路上,几名垂髫小童正在玩耍嬉戏。 寒冬过后,万物生长,又是一年轮回。 “土贼!”珞伽来到陆翊身边,轻声叹道,“兄长生前仇人不少,嫂子打算携小玲儿隐姓埋名,远去碎叶城。而今河西隔绝,不如让我送她们一程?” 陆翊先是一怔,接着颌首不语。 “小玲儿!”阎妍上前将女儿拉回身边,又转首对张辽道,“文远正当盛年,不必为奉先之死纠结于心,将来何去何从,自行决断便是!” “眼前一别,只怕再无相见之日,你等自己保重!” 说到这里,阎妍招呼一声,带着女儿、阿娇、小蛮紧随珞伽离去。 那是张辽最后一次见到阎氏母女。